东大建筑学院师生:我们在尼泊尔修文物
南京新闻广播      10-15 14:38 1051

       (记者 赵雪子 刘传旺)2015年,一场大地震致使尼泊尔大批的历史文化遗迹被损毁。为了让尼泊尔的灿烂文明再现世人面前,近三年来,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们扎根于此,发挥专业所长、运用先进技术,为尼泊尔灾后重建、修复古迹,贡献一己之力。

       1959年,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办者、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就随团出访印度,提出了“东方建筑研究”的命题。如今,东大仍承担着研究亚洲历史城市的重任,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,前往南亚、东南亚等地实地调研。

      “80”后教师任思捷是这个团队的青年骨干,她仍记得2017年第一次前往尼泊尔时的场景,虽然当时距离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两年,但古建筑的损毁程度仍然较为严重,想要修复和重建,测绘图纸必不可少。

      “首先是做了昌古纳拉扬神庙修缮结束之后竣工图的测绘,因为昌古纳拉扬神庙在地震之后,虽然没有倒塌,但是它的塔尖有一些倾斜,以及比较危险的情况。任思捷介绍,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、无人机飞测航拍等先进的数字化手段,对建筑进行了比较精细的测绘和记录。

       三年来,东大建筑学院的50多名师生利用假期时间,分批前往尼泊尔,运用等先进的数字化手段,对世界文化遗产昌古那拉扬神庙,以及塔乌玛蒂广场建筑群等三处尼泊尔古建筑进行实地测绘。

      不过,测绘工作并非一帆风顺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孙迎喆说:“比如说因为这个神庙比较高,它是两层的,那么在二层的时候 我们基本上是没有办法上去的。因为我们当时在测绘的时候,它是有正在修缮的脚手架,我们会在腰上系上安全绳,然后把它固定在神庙的脚手架上,然后再爬到这个二层去,在二层当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平整的位置,然后来进行扫描、测量。”

       随着中国赴尼泊尔的游客逐年增多,东大建筑学院的师生们还贴心地设计了中英双语旅游手册,介绍尼泊尔的历法、民俗、旅游“打卡地”等,希望将他们亲手测绘的建筑,为更多中国游客所知。


声明: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,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。

相关新闻

满目灿黄香百里 最美灵谷“桂花王”终于开了!

南京新闻广播 10.15 1263

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!“一带一路”人类文明卢禹舜作品巡回展南广开幕

南京新闻广播 10.14 4544

乘客丢失钱包 拨打公交热线当天找回

南京交通广播102.4 10.14 1296

为南京人定制的APP
下载查看更多资讯

在APP中打开